微信扫一扫
及时获取考试资讯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老师1V1报考指导
【备考图书/网课推荐】
点击查看→2024版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历年+预测 4本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热点三:网络暴力何时休?
背景概况
1.安医生被逼自杀以证清白。
2.《延禧攻略》太监袁春望扮演者王茂蕾遭受网络暴力攻击。
3.中国公民泰国普吉岛沉船事件。
4.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所说的话、所打的字,存一份敬畏之心。 不要妄自评价自己,也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被刻意引导,你永远想象不
到,你的一句话对别人有多大的影响力。
5. 网络暴力悲剧的根源。
众多网络暴力带来的悲剧,究其根本,是人缺乏独立思维能力的后果,看大家在骂自己也跟着骂,甚至自以为这是弘扬正义。
网络暴力之所以能杀人,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丧失独立思考的结果,自以 为是的正义,恰恰是无知的暴力与不道德。
深度分析
(一)网络暴力:
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网友给这些评论不友好者起了个名字“键盘侠”、“喷子”。
(二)特点:
发言成本低、联合成本低、杀伤半径大、宣泄情绪不用负责。
(三)网络暴力发生原因:1.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很多人将发泄的矛头指向他人。而网络的可匿名性、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更是助长了这股风气。
2.媒体不作为放任暴行,更有甚之,有些媒体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占据先机,助长了网络暴力的气焰。
3.很多群体被妖魔化,如医生、教师、城管等,一旦涉及此类主体的社会事件,人们会先入为主的认为他们是过错方。
4.匿名发言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管理制度相对宽松,法律在这一项上也没有明确的条文约束,而且维权的难度大,追责少之又少。
(四)表现形式:
1.人肉搜索、发布谣言、用语言图画丑化他人、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当事人。
2.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3.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4.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生权利受损。
社会危害:
混淆事情真假;侵犯当事人权益;影响网民的道德价值观;阻碍和谐社会构建。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一)网民:争做四有网民实现网络和谐
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
(二)主流媒体:
1.要提升媒体自身网络素养
2.充分发挥权威性和舆论引导作用
3.克服泛娱乐化倾向提升媒体格调
4.传统主流媒体还应该具备人文关怀精神。5.加强新媒体和网络素养研究
6.与时俱进深度融合发展
(三)完善法律制度约束,加强监管规范治理
1. 完善制度依法保护.
2.提高网络运营监管能力,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3.加大惩治力度,增加违法成本.
(四)借鉴国外经验,规范治理“人言可畏”
为维护网络环境,美国和韩国都有相应法案,注重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法律制约。
(五)结论:
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 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 格局。
——2018 年 4 月 20 日至 21 日,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 议上强调
>>>扫码【联系客服领取】领取更多申论模版
(编辑:zhoulin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