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及时获取考试资讯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老师1V1报考指导
备考推荐→【2024版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历年+预测 4本】
备考推荐→【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钻石密卷 】
一、常识判断
31. 2020 年 12 月 17 日凌晨 1 时 59 分,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本成功着陆, 这标志着我国的探索月球工程——— “嫦娥工程” 取得阶段性成功。 下列关于我国
探月工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 2020 年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壤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 “绕、 落、 采” 三步走战略
圆满收官
B. “嫦娥工程” 分为 “无人月球探测”、 “载人登月” 和 “建立月球基地” 三个
阶段
C. 2011 年我国的嫦娥二号实现了环绕月球的目标
D. 2019 年我国的嫦娥四号完成了首次月背登陆
.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 2020 年 12 月 17 日凌晨,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这是人类探月历史 60 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 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 “绕、 落、 回” 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A 项错误。
因此, 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 2004 年, 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并命名为 “嫦娥工程”。 嫦
娥工程总体分为 “无人月球探测” “载人登月” “建立月球基地” 三个阶段。 无人月球
32. 下列有关我国 2020 年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20 年 12 月, 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 这是我国首次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B. 我国研制的 “奋斗者” 号载人潜水器于 2020 年 11 月坐底菲律宾海沟, 创造了
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C. 中国环流器二号 M 装置于 2020 年底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 为我国核裂变堆的
设计建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D. 2020 年 7 月,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 我国成为第四
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科技成就。
第二步, 北京时间 2020 年 12 月 17 日 1 时 59 分,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A 项正确。
因此, 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 马里亚纳海沟是全球最深的海沟, 像一座在海底倒立的山峰, 海沟
最深处 “挑战者深渊” 测得最大深度为 11034 米, 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顶叠加一座西岳华山的海拔高度, 是已知海洋最深处。 2020 年 11 月 10 日, “奋斗者” 号坐底 “挑战者深渊”, 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也是世界上首次同时将 3 人带到海洋最深处。 B项错误。
C 项: 2020 年 12 月 4 日下午, 我国自主研制的核聚变关键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 M 装置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 标志着我国核聚变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的设计、 建造、 运行技术, 为我国核聚变反应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C 项错误。
D 项: 2020 年 7 月 31 日,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标志着 “三步走” 发展战略取得决胜,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D
项错误。
33. 中国日前向世界宣布, 被誉为 “中国天眼” 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2021 年 4 月 1 日起将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下列有关 “中国天眼” 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中国天眼” 并非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B. “中国天眼” 之父是姜鹏
C. “中国天眼” 可用来发现脉冲星
D. “中国天眼” 所在地区属于丹霞地貌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科技成就。
第二步, 中国天眼指的是贵州平塘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又叫 FAST, FAST 的主要目标是寻找脉冲星。 FAST 能用一年时间发现数千颗脉冲星, 建立脉冲星计时阵, 参与未来脉冲星自主导航和引力波探测。 截至 2020 年 11 月, “中国天眼” 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 240 颗, 故该项说法正确。
因此, 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 FAST 是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并获吉尼斯纪录: 2016 年 7月, 中国完成了 500 米孔径射电望远镜 (FAST) 的建造。 FAST 位于中国西南贵州省平塘县的天堂盆地道达唐洼地, 是一个 500 米宽球面射电望远镜, 反射面本身由 4, 450个三角形面板制成, 下面有 2, 225 个绞盘, 这可以使反射面的形状变形, 从而可以对观察结果进行一些方向控制。 望远镜于 2016 年 9 月首次亮相。 A 项错误。
B 项: 生于 1945 年 2 月的南仁东先生, 是吉林辽源人。 他是我国著名天文学
家,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2017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名单。 南仁东先生还是我国天眼 (FAST), 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建造的发起者, 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也被称为 “中国天眼” 之父。 故 B 项错误。
D 项: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 故应为喀斯特地貌。 丹霞地貌是以陆相为主 (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 的红层 (不限制红层年代) 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贵州赤水属于丹霞地貌, 而 “中国天眼” 所在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 故 D 项错误。
34. 2020 年 7 月 23 日, “天问一号” 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成功进入
预定轨道。 关于 “天问一号”,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B.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C. 其名字来源于屈原的长诗 《天问》
D. 着陆器计划在火星表面降落并完成巡视任务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 2020 年 7 月 23 日, “天问一号” 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B 项错误。
因此, 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 2020 年 7 月 23 日, “天问一号” 在我国发射升空。 “天问一号” 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将对对火星的表面形貌、 土壤特性、 物质成分水冰、 大气、 电离层、 磁场等科学探测, 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 A 项正确。
C 项: “天问一号” 的名称源于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长诗 《楚辞·天问》。 “天问”一名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 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 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 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C 项正确。
D 项: “天问一号” 计划 2021 年 5 月择机实施降轨, 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 软着陆火星表面, 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 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 D 项正确。
35. 2020 年 11 月, “奋斗者号” 研制及海试的成功, 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物域
的综合实力。 下列关于 “奋斗者号”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奋斗者号” 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水器全面自主创新的突破
B. “奋斗者号” 外壳使用的是特殊高强度、 高韧性钛合金材料
C. “奋斗者号”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 搭载人数最多的深潜装备
D. “奋斗者号” 的最大下潜深度创造了世界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 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 2020 年 11 月 10 日, 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奋斗者” 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深度 10909 米, 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但并没有刷新世界纪录。在此之前美国的的 “里雅斯特号” 深潜器创下了 10916 米的记录, 而澳大利亚的 “深海挑战者号” 创下了 10929 米的世界纪录。 D 项表述错误。
因此, 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 “奋斗者号” 研制及海试的成功, 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
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 A 项
正确。
B 项: “ 奋 斗 者 号” 潜 水 器 采 用 高 强 度 和 高 韧 性 的 钛 合 金, 强 度 达 到 了
1100MPa, 外壁也是特殊加厚处理, 人员则待在内部的球形腔体内, 这一切都是为了适
应深海的高压。 B 项正确。
C 项: “奋斗者号” 潜水器是当前全球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中载员人数最多、 海底作
业时间最长、 作业能力最强的装备。 C 项正确。

(编辑:zhoulin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