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 )阶段。
A.发现问题阶段
B.理解问题阶段
C.提出假设阶段
D.检验假设阶段
2.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 )原理。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3.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4.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管理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李老师的哪种心理品质?( )
A.思维品质
B.注意品质
C.意志品质
D.个性品质
5.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分化抑制
D.延缓抑制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的过程。A选项,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知识经验等有关。不符合题意,故不选。B选项,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不符合题意,故不选。C选项,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小岩不仅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还进行了验证,不符合题意,故不选。D选项,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题干中小岩不仅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而且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处于检验假设阶段。故本题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消退。消退是有机体作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题干中小伟的扮鬼脸的行为没有得到老师和学生的强化,于是这种行为逐渐减少了。B选项,负强化是取消厌恶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不合题意,故不选。C选项,惩罚是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伴随喜爱刺激的消失,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不合题意,故不选。D选项,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不合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题干中丁老师就是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A选项,首因效应是最早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影响。不合题意,故不选。B选项,晕轮效应是在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不合题意,故不选。C选项,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是对社会上各类人的固定看法,或是对人概括化的看法。不合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D。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散、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是指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力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题干中李老师可以一边讲课,一边兼顾管理学生的活动。体现的是注意的分配。A选项,思维的品质包括间接性和概括性,题干中没有体现思维的品质。不合题意,故不选。C选项,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题干中没有体现意志的品质。不合题意,故不选。D选项,为干扰选项。不合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效果不如后学习的效果好,说明受到了后面材料的干扰。B选项,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不合题意,故不选。C选项和D选项,分化抑制和延缓抑制属于干扰项。不合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A。
(编辑:zhoulin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