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 |
事件名称 |
时间 |
重大意义 |
建立中国共产党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
党的一大 |
1921.7.23 |
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
党的二大 |
1922.7 |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最高纲领:建立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
1927.8.1 |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在江西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
1927.9-10 |
八七会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文家市决策”向农村进军,“三湾改编”将支部建在连上。到达茅坪,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辟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
1934.10-1936.10 |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其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
1937.7-1945.8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
党的七大 |
1945.4.23 |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独创性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1946-1949 |
国民党蒋介石于1946年6月,发动全面内战。经过3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进行了规模空前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了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全国领土,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49.1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 |
1952-1956 |
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实行改革开放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78.12 |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行改革开放。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1982-1997 |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党的十六大 |
2002.11 |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
党的十八大 |
2012.10 |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中国梦 |
2012.1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党的十九大 |
2017.10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
2020.10 |
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 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本动力——改革创新 根本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2.2035远景目标 (1)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2)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3)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4)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5)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6)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8)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9)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
2021.3 |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2021.11 |
(1)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两个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3)两个确立——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4)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5)四个阶段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 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 任务: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2012年) 任务: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6)五个历史意义 ①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②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③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 ④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⑤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